2014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住建厅的关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动力,以“十二五”规划为导向,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以“两提高一加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高规划服务水平,加强规划监督管理)为抓手,着力更新规划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尽职尽责做好规划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着眼全局,规划编制工作日趋完善
1、“大三明”规划建设思路逐渐清晰。完成新一轮《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编制,城市规划区范围拓展至3157平方公里,涵盖市区、永安、沙县等“主轴”重要区域,并将沙县城区纳入三明中心城区范围统筹规划。市区建成区总面积从2007年的23.6平方公里,拓展到33.8平方公里。同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塑造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形象的理念中,形成了三明城市总体发展思路:南北拓展新城,中部提升旧城,把市区建成生态景区,节点打造成文化景点,建设“中华闽学圣地”,并委托厦门市仁德振华建筑设计事务所就建设三明城市文化景观展示问题提出初步策划方案。
2、继续落实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三明中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三明中心城区停车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启动《三明市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贵溪洋B、C地块路网、台江路网专项规划及鹰厦铁路(台江至荆西段)改线方案的优化设计。完成碧口大桥及其连接线、斑竹溪大桥及其连接线等市政专项研究工作。
3、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体系。为合理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单元,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编制单位,我局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三明中心城区控规单元划分专项规划》,已于1月通过专家评审。组织开展《三明中心城区350402-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明中心城区350403-06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三明南站枢纽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
4、村镇规划有序开展。加快推进我市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4个2014年2月住建部已明确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编制(修编)进度,其中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和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已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并报省政府批准实施,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保护规划也已通过市县二级初步审查,其余四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也正在编制中;积极开展向莆铁路沿线尤溪、沙县、建宁、将乐、泰宁五县的村庄规划编制情况调查,并加强规划指导,及时组织调整和完善村庄规划,目前涉5个县的16个乡镇45个村的村庄规划正在按要求加快完善规划修编。同时,完成了三明市各县(市、区)不同变迁类型的村庄数量统计工作并及时下发指导意见;会同市农办等有关部门开展省级试点镇规划实施情况和宜居环境建设项目专项检查的自查及复查工作。
5、开展“三边三节点”城市设计。按照市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落实“三边三节点”整治提升行动项目的城市设计,实施山体周边、水系周边、主要干道沿线周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重点整治项目。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要求,开展相应的环境整治内容。在工作中注重互通互联,成网成环,突出打造城市景观走廊,合理布局“三节点”商业、文化、行政、展示、休闲、交通等功能,塑造城市“客厅”、“门户”形象。按照“连点成线扩面”的总体要求,2014年来,梅列区、永安市、尤溪县、大田县各打造1条特色景观带(廊道),每条景观带的规模不小于10公里,作为宜居环境建设的精品示范工程,凸显连线成片的整治效果。泰宁县作为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重点开展创建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福建省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开展《美丽福建-城乡宜居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编制、调研活动。
(二)完善机制,规划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我局始终坚持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服务理念,卓有成效地开展规划管理工作。
1、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提升规划审批效率。按照“规划服务前移,工作重心下沉”的思路,全面梳理规划审批许可流程,减少申报材料,合并审批环节,设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修订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科室工作职能,切实提升规划审批效率。一年来共受理审批项目计218件次,办结218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123件,提前办结率56.4%。办结件中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0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7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含总平面图)51件,建设项目竣工后规划条件核实53件,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及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17件。
2、以环节建设为抓手,提升规划管理质量。以变更规划条件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依法行政综合执法监察为契机,全面自查规划审批许可项目及规划执法案卷材料,对规划条件办理、方案审查等重点环节实行联审联办,对建设项目日照分析进行重点把关;对规划条件核实的程序和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简化申报材料,规范表述内容,调整操作程序,确保规划条件核实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轨道;不断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完善与两区城监大队的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整改未批先建的建设项目,确保违法建设查处的及时、有效、合法。2014年,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8份,查处违法建设40593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6738平方米,罚款2018984.83元,有力地维护了城乡规划的严肃性。
3、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认真做好项目规划指导、推动、协调等服务工作,加强对项目业主的服务,帮助业主排忧解难,大力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按照工作部署和项目进度要求,三明市新碧路道路改造工程、东新四路(列东街至新市北路段)改造工程、陈大路(碧玉小区段)道路改造工程和五四路和列西街道路改造工程等项目得到快速实施;完成205国道主线、福维纺织厂安置地、屠宰场安置地、南三龙铁路扩能工程拆迁住户安置地等项目的选址以及双江变至三明南站临时供电走廊预选址工作;拟定三明南高速连接线沿线A1地块、白沙片区A、C地块等17个土地收储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保障城市开发顺利进行。同时,为配合306省道改线工程指挥部做好相关工作,加快306省道改线工程的规划审批,核发306省道改线村头段、台江立交、二期工程的选址意见书。
4、以停车场专项整治为抓手,配合做好“两违”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根据《关于开展市区地下停车场(库)专项清理整治的工作方案》,牵头两区政府、市建设局、市城管局对前期已摸底的市区30处停车场(库)进行了复核,发出告知函23份。
(三)更新理念,规划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1、审批环节更简。紧密结合“四下基层”、“马上就办”活动,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各项审批工作流程,推进“菜单式”审批工作,精简审批环节,简化收件材料,内部流程再造。审批环节统一压缩到5个以内,审批时限统一控制在法定时限的50%以内。一般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到5个工作日,建设规模达5万平方米以上7个工作日。
2、机制更健全。健全完善“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对纳入“绿色通道”的项目,主动跟踪服务项目进展和筹备情况,并加强与局科室(分局)之间的联动机制,做到提前介入为项目业主服务,按照规划要求对项目业主进行引导,使项目业主少走弯路。
3、部门联系更密。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对需要建设单位提交的其他部门前置审批意见,窗口工作人员积极与其他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实行容缺受理、容缺预审,限时补交。
4、前后台沟通更勤。通过前台与后台的沟通,合理地进行容缺受理。在收件时,因业主所报材料未达到收件要求,在征得审批人员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合理进行容缺受理的,出件前由业主补至后台,加快了我局的审批速度,也为业主提供了便利。
5、信访答复更规范。及时做好信访群众的答疑解惑工作,根据省、市信访联席会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五抓”信访工作机制,按照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今年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余件共计57人次,累计回复12345政务服务平台诉求件36件,答复率100%,办结率100%。
(四)转变作风,自身建设日益完善。
1、求真务实改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要求,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四下基层”活动为契机,聚焦“四风”找问题、抓整改,养成良好作风。进一步健全联系群众、科学决策、作风考核评价、干部工作、厉行节约、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经费管理和公务支出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改进文风会风,减少会议、文件,减少一般性考核、检查、评比活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和推动工作上。
2、尽职尽责树形象。紧密结合干部队伍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开展以“思想统一、审批提速、服务提升、形象提高”为主题的谈心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举措、理顺思想情绪,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引导到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实现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上来。同时,要求审批人员对建设项目必须做到“三个主动”(即主动衔接、主动跟踪、主动服务),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进程,促进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通过召开基层项目业主座谈会、到工地现场实地查看、建立与两区政府联系会等深入基层“接地气”的方式,听取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力推行阳光规划、大众规划,推动规划进网络、规划进社区、规划进展馆,改善规划行业形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机关作风有了较大转变,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市级文明单位建设初显成效,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也在评比中获得3次“文明窗口”、1次“示范窗口”荣誉。
3、落实责任促提升。统筹抓好政风行风评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生、招商引资、机关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切实把政风行风评议、机关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责任和目标落到实处,确保规划全局工作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积极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生、招商引资等工作,认真部署工作措施,主动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要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进行有效的督促推进,圆满地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责任要求。
二、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我局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及省住建厅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工作,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统筹作用,努力实现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南北拓展新城,中部提升旧城,把市区建成生态景区,节点打造成文化景点,建设“中华闽 学圣地”,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结合。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做足城市文化篇章,将文化元素融入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在新修编的《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地位和作用,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个项目工作策划好、规划设计好。在城市的景观节点、建筑格调、山水园林中融入文化,形成氛围,充分利用南三龙铁路三明南站建设、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等重要节点,启动建设“一廊一园一广场”,即十里闽学文化长廊、闽学文化园和闽学文化广场,塑造城市文化;加快《三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年内完成,启动2个单元控规编制工作。
(二)做活显山露水文章,加快推进“三边三节点”整治项目和景观风貌规划建设。进一步结合“两违”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积极抓好城市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通过对瑞云山、虎头山、文笔山、仙人谷、格氏栲、东牙溪等森林公园以及山边、路边、水边及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的改造提升,融入文化,突出主题,塑造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和“三边三节点”景观,打通视觉通道、通风通道、人行通道、生物通道,提升城市的透水率、透绿率,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文明。
(三)做好外拓内掘文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拓展南北新城、提升中部旧城”为抓手,板块方面,重点推进贵溪洋、陈大、洋溪、徐碧旧城、富兴堡、东霞、槐林片区、台江片区等重点地块土地征收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推进205国道改线、306省道改线、沙县大洲大桥至梅列高源段道路建设、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三明市区城市绿道建设项目、沙溪河两岸绿地景观建设、三明市列东大桥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重点推进翁墩廉租房、海西金属市场保障房等项目建设。三旧改造方面,重点实施三明真菌研究所、辉煌重工集团徐碧地块、新泉路二号地块、晟发车业地块、三元饭店、富兴堡永利厨具地块“三旧”改造。社会公建项目方面,重点推进两馆一宫、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徐碧学校、市少体校等项目建设。房地产及市场化项目方面,重点推进碧桂园、翡翠城、水舞半山郡(省一建后山)、书香世家(看守所地块)、马道山至新田巷、左岸名都、省一建白沙地块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平稳增长,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做强城镇化文章,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要突出省级试点镇的规划指导。根据《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的技术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四个省级试点镇进行规划上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努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和浓郁民俗风情的特色小城镇。二是要突出全市中心乡镇特色风貌的塑造。要通过高水平的风貌设计,快速打造市级中心乡镇的新地标、新面貌,快速提升全市重点乡镇整体风貌的档次和水平。重点打造好中心乡镇一街(主要商业街区)、一场(镇区中心综合小广场)、一区(农民居住新区)、一带(沿河滨水风光带)、一圈(乡镇本点周边绿色生态圈)等“五个一”重要节点和亮点的规划建设。三是要严格把关提升村庄规划的编制水平。要重点抓好村庄规划的后期修改完善和正式报批实施工作,让规划成果尽早发挥应有的指导调控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